SAIF教授朱启贵荣获上海市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发布时间:2016-09-22 浏览次数:6573次
上海市第十一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和宣传优秀成果、上海市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日前揭晓,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党委书记朱启贵教授凭借其专著《节能减排统计研究》荣获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这是朱启贵教授学术生涯中第四次荣获此项学术奖。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是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最高奖项,每两年评选一次,分设著作类、论文类、音像制品类等奖项。该奖旨在鼓励哲学社会科学的前瞻性、创新性、科学性研究,促进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和发展。
 
经过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经济面临结构调整和增长模式转变的挑战,如何实现节能减排、迈向可持续发展,正日益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而完善节能减排统计制度则是解答这个问题的一个重要前提。
 
据了解,当前中国节能减排统计的不足在于:一是能源统计没有反映全社会能源的生产、消费、调入、调出、加工、转换以及市场销售和市场供求的指标,不能有效地提供能源供需、能源管理与效率、能源与生产、能源开发与节能等决策信息;二是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和一些污染排放指标尚未纳入统计范围;三是没有全部覆盖三次产业和居民生活的能源与排放。
 
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朱启贵便追随著名统计学家和经济学家、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之父钱伯海先生在厦门大学攻读博士学位。自1996年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以来,朱启贵教授一直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工作。此次获奖的课题项目于2008年启动,2011年成为国家社科重点项目,2014年成为国家社科重大项目。
 
朱启贵教授指出,目前国内在节能减排的统计研究方面比较薄弱,为了加快推进节能减排的进程,中国必须硬化指标、量化任务、强化考核、强化预警。为此,迫切需要完善节能减排统计制度建设。
 
朱启贵教授的专著《节能减排统计研究》一书在分析中国能源生产与利用效率、生态环境污染、能源安全风险和国际气候谈判形势的基础上,构建中国能源-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体系,建立与“五位一体”总布局相适应的节能减排统计指标体系,设计节能减排统计考核评价体系和监测预警系统,分析中国节能减排工作进展,提出完善节能减排统计制度的对策建议。
 
加强节能减排,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是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必有之路,是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任务。朱启贵教授表示,希望自己的研究能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活动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