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江
教育背景:
博士学位:宾夕法尼亚大学金融学,1990
博士学位:宾夕法尼亚大学物理学,1985
学士学位:南京大学物理学,1981
研究领域: 资产定价理论、投资管理、风险管理、市场流动性和稳定性、金融创新和金融工程、国际金融和中国资本市场等。
王江 : 为什么说金融支持是创新的养料?
创新与金融到底是什么关系?怎样才能形成有利于创新的金融机制?著名华人金融学家、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学术委员会主席王江以此为题发表演讲时表示,如果把每一个创新点子当成土壤,金融的支持就像是给它浇水和施肥的养料。

王江是在2016年4月16日由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SAIF)承办的“创业与投资高峰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时作此表示的。



王江指出,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经济增长的模式面临从以量为标准到以质为标准的增长模式的转变,正从价值链的低端走向高端,从整个生产流程的后台走到前台。要完成这样的转变,创新是一个必经之路。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必须。

他向在座的近千名听众展示了两张图表进行对比。图表1为去年年底美国按照总市值排名前十的企业,以技术创新见长的科技类公司占据了半壁江山,苹果、谷歌和微 软更是高居前三甲。这些企业大多历史相对来讲非常短,但在短短时间之内变成美国经济的火车头,同时市值也非常高,像谷歌,这说明市场对他们的发展前景非常看好。


图表1

图表2为2005年美国总市值排名前十的企业。十年以前,前三名分别GE、Exxon、微软,然后是花旗银行等等。2005年的版图和现在相比已经完全不一样,当时金融行业占了三分之一,能源、零售、医药等等也在其中。

通过两图对比,大家看到这几年排名占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最根本的就是一些颠覆性创业。


图表2

中国经济怎样能够走在全球经济发展的前列?创新将是我们面临的主要挑战!创新有些是渐进式的,主要包括现有产品、技术的改进、更新;有些是颠覆性的,比如像新的市场,新的服务,新的经营模式的出现。

到底怎么样才能营造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如果将创新作为一个投资,它的投入包括两个要素:资本和人力。但是创新要的不是简单的人力,不同于制造企业所需要的人力,而往往是特殊的人力资源,是有知识、有技术、有创新精神的人力。资本也不是一般的资本,是知识资本或者智能资本,它所需要投入的和其他许多的经济活动均有差异。

创新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反映在收益方面,就是颠覆式创新一旦形成带来的收益非常高,但这是潜在可能的收益,真正能够获取的收益往往不一定那么大。从行业角度来讲有的时候会比较大,比如亚马逊,包括国内现在很多电子网商,都有所谓的自然垄断。从具体投资人的角度来讲有风险问题,往往投资周期非常长。

怎样能够形成良好的机制,能够有助于这样的投资行为?金融的支撑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把每一个创新点子当成土壤,金融的支持就像给它浇水和培育。什么样的种子需要培育,培育的过程当中浇多少水,施多少肥,这都是金融机制来形成的。一旦形成良好的金融激励机制以后,就会有更多有激情的人来参与创新创业,就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创新的关键不在科技,关键在金融,因为是金融会去选择科技,然后由科技去实现增长。



而如果把一项创新从初始到成熟整个过程当做一个生命链来考虑,金融支持和服务也有一套流程,初始资本进行自筹,作为种子资本。后面往往是靠某种市场机制来推 动金融服务,包括天使、风投、投贷和上市,上市后对现有企业收购,上市之后的扩张、兼并、借贷等等,在创新增长整个的生命流程当中每一步都依赖于金融的支持。这其中金融对创新的支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定价、风险、机制。

第一个是定价。每次融资的时候,投资人都需要给项目进行定价。这个定价真正通过市场机制来反映企业的潜力和市场价值。定价过程也为创始人的激励提供了一个保障。

第二个是风险。作为创始人来讲,承担了巨大风险,最后结果怎样也很难预料。通过这样一个定价过程,可以不断地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他的价值,某种程度上也在降低他的风险。所以在融资过程当中,风险的配置也得到有效提高。

第三个是机制。通过市场机制来进行定价,能够为创业提供比较合理的机制。颠覆性的创新很难在一个现有的企业里面完成。为什么?因为创新本来就是员工的本职工作,不会因为你发现了一个新技术、新产品突然给你上亿、上百亿的报酬。而对于一个创业者来讲,随着创业过程的演变,其他因素会越来越重要,比如战略,营销等等。如果没有一个合理的机制,他所创造的价值并不能给他带来特别多的回报。

在这其中,金融支持更关键的是提供定价机制,提供风险有效退出的机制和提供客观的激励机制,要形成高效的金融支持,最重要的是形成比较健全的市场机制。要有一个比较健全的资本市场,还要有天使、风投等等这些初级市场。

王江表示,金融实际上已是市场规律发挥最为充分的其中一个领域,他希望通过大家不断的探索实践,在中国特定的市场环境下,来激发和孕育金融创新模式及生态环境,培养引领创新的高端人才,推动创新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摘自王江现场演讲内容,未经本人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