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下午,由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高金/SAIF)、上海数据交易所共同主办的中国企业数据价值化高峰论坛在沪举行。
论坛以“企业数据价值化进程与入表实践”为主题展开研讨,重磅发布《中国企业数据资产入表情况跟踪报告》及“上市公司数据价值化研究榜单”等多项研究成果。
高金创院理事长屠光绍、上海数据交易所总经理汤奇峰出席并致辞。
屠光绍认为,企业数据价值化要把握三个维度。
第一个维度,企业数据价值化的实现路径。数据首先要变成商业产品,通过市场交易和有效流动,根据具体运用完成不同的配置;
第二个维度,数据价值化需要坚实的基础。其中要素变资产是重要一步,首先要过市场关,通过市场来实现其收益;其次要过法律关,数据要确权;此外还要过会计关,这就涉及到数据资产入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会计制度经过了两次重要变革,第一次是确立适应市场经济的现代会计制度,对于市场经济建设和发展、对于企业市场主体地位的逐步确立起到支撑作用;第二次是与全球的会计制度接轨,为对外开放的扩大和深入奠定了重要基础;现在我们正面临第三次变革,就是如何将一些新要素、新资产,如数据资产、绿色资产等纳入会计制度中来,这对于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第三个维度,企业数据价值功能还待不断深化。要经过“要素化-资产化-资本化”的路径实现数据价值的提升,稳步推动企业数据在金融领域的运用。
在以上三个维度中,都离不开数据市场,它是重要的基础设施,特别是随着体系完善、功能健全的数据市场建设进程,其意义将愈加凸显,其中上海数据交易所在整个数据市场体系中已经并将进一步发挥龙头作用,更好地促进上海乃至全国数字经济发展,并在全球发挥数据资产配置的积极作用。
汤奇峰表示,推动数据价值化,核心在于如何让数据真正“活”起来、“动”起来、“用”起来。这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交易所、研究机构、服务机构等各方携手并进。上海数据交易所将继续聚焦制度创新、平台建设、生态培育,努力成为数据价值化进程中的坚实桥梁和有力推手。
《中国企业数据资产入表跟踪报告》发布,系统梳理数据资产入表与价值实现生态体系
2023年8月,财政部发布《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自2024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为持续跟踪该规定的落实情况,高金撰写的《中国企业数据资产入表跟踪报告》已连续发布三期,累计覆盖上市公司、非上市企业等数百家市场主体。
论坛上,高金正式发布《中国企业数据资产入表情况跟踪报告(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完整梳理了上市公司与非上市企业的数据资产入表实践情况,并对数据资产入表与价值实现生态体系进行了系统性分析。
报告表示,根据上市公司披露的2024年年度报告, A股有100家上市公司披露了数据资源入表的相关事项,共涉及入表金额21.64亿元。
非上市公司方面,根据课题组不完全统计,截至2025年3月31日,国内已有330家非上市公司披露了数据资源入表情况,其中地方国企275家,民营企业45家,央企8家,事业单位2家,已获得融资金额14.17亿元。
高金副院长李峰进一步对由数据服务方、中介服务机构、数据交易所、数据需求方、基础设施建设与金融机构共同构成的多主体协同、技术驱动、制度保障生态体系进行了解读。
“中国企业数据资产入表名录”网站也已同步上线,公布了2024年以来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的数据资产入表情况,并展示所有上市公司数据资产入表清单、非上市公司数据资产入表清单以及数据相关融资的企业清单。
首个“上市公司数据价值化研究榜单”发布,为市场提供前瞻性评价视角
上市公司对数据的开发利用,关系到数字时代国家经济的竞争力及企业的市场表现。
数据价值化不仅能够为企业带来新的增长点,还能够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为引导市场更科学地认识数据价值化重要意义,上海数据交易所、北京邮电大学、德勤中国和中创数经信息服务(上海)有限公司联合发布《上市公司数据价值化研究报告》。
该报告构建了一套涵盖运营效率、应用价值、管理体系、增值潜力四个维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尝试科学全面地评估上市公司数据价值化水平,并对结果进行深入解读,揭示上市公司数据价值化的现状与潜力;选取数据价值化表现突出的上市公司作为标杆案例,真实展现数据价值化的实践与成效,助力更多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实现数据资产的有效利用与价值提升。
基于对上市公司数据价值化的深入研究,上海数据交易所、高金和证券日报在论坛上共同发布了首个“上市公司数据价值化研究榜单”,为市场提供全新的、前瞻性的评价视角。
榜单以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多维度指标体系,融合多种方法分配权重,经数据预处理验证及专家动态反馈调整,以确保评价体系科学权威、覆盖全面。
榜单分为数据资源入表上市公司100强和数据资源未入表上市公司100强,同时按照行业、地区等维度做了区分,是国内首个系统性评价上市公司数据价值化进程的研究成果。
上海数据交易所研究院副院长于百程表示,对上市公司来说,数据价值化榜单可以作为企业战略升级与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指引,推动企业建立完善的数据治理架构,从被动合规披露转向主动展示数据价值,增强市场信息透明度。
此外,数据价值化榜单还为产业与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重要的战略牵引,清晰地勾勒出各产业数字化转型的现状与差距,直观地暴露行业间的“数字鸿沟”,为政策资源的精准配置与科学决策提供有力依据。
企业加快数据价值化实践探索,多方共研企业数据价值化发展趋势
企业在数据价值化的进程中表现出了多样化的数据应用创新模式。例如,航天宏图作为国内首家覆盖遥感卫星领域全产业链一体化服务的上市公司,在数据的多场景利用方面表现出了极高的灵活性与创新性。
航天宏图首席架构师苏乐平介绍了天空地一体化时空数据感知和应用体系,遥感时空数据资源和服务能力应用于千行百业,包括自然资源、应急管理、生态环境、水利、气象、农业、海洋等,相关数据产品在上海数据交易所挂牌交易,加速时空数据资产价值转化,推动产业深度融合。
圆桌讨论以“中国企业数据价值化发展趋势”为题展开,高金副院长李峰,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信息科技部副总监周新进,中金公司计算机行业首席分析师于钟海,容诚会计师事务所IT审计与咨询业务合伙人芮柏松,上海钢联董事会秘书、财务总监李勇胜,融量科技董事长何滟,共同围绕企业数据价值化战略制定、企业数据资产入表、数据资产运营、数据资产管理、数据价值释放路径等话题进行交流。
论坛通过搭建产学研交流平台,为企业的数据价值化之路提供指导,推动企业数据资产价值发现与管理优化,助力企业在数字化时代实现可持续发展,促进数据要素市场化价值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