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风采 | 石克:商业活力的度量者
发布时间:2025-09-09 浏览次数:379次

资源如何流向真正的创新企业?市场结构怎样塑造着商业土壤?这是石克研究的核心问题。从解构出版巨头的“创意错配”,到量化在线广告隐私禁令带来的市场影响,他运用严谨的实证研究方法,以经济学视角持续探索全球商业活力的动态与规律。

推开经济学的大门

在新加坡读高中时,石克第一次接触到经济学课程,便产生了浓厚兴趣。经济学的课堂引导他思考许多现实问题:为何国家之间会有贫富差异?不同的经济体是如何运行的?政策效果为何千差万别?带着对这些问题的好奇,他前往纽约大学阿布扎比分校(NYUAD)就读经济学和数学双专业。

尽管双专业的学业繁重,他对经济学的热情仍与日俱增。每当用经济学理论框架解析现实世界中的经济现象并找到清晰答案时,他总会由衷地感到兴奋。他最喜欢的一门课程是发展经济学:“它通过结合经济金融理论、历史知识和计量方法来系统分析发展问题,让我认识到国家政策的背后都有大量的理论和实证支持,历史的很多细节都深刻影响着当今的发展格局。”而NYUAD汇聚了来自全球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师生,高度多元化的环境,也极大拓展了他的国际视野和对不同文化的理解,持续激发着他探索问题的好奇心。在课堂之外,热爱旅游的他总会挤出时间去世界各地走走看看。他尤其热衷于逛博物馆,通过观察不同国家或城市经济发展的历史轨迹,获得思考经济问题的独特视角和丰富灵感。

本科毕业后,带着对经济学的热爱,石克前往加州理工学院(Caltech)继续攻读博士学位。Caltech的校园规模不大,正因如此师生和同学间关系紧密,日常的研究交流十分便利。“我可以随时去敲教授的门,讨论一个新想法,并得到他们最直接的反馈。”此外,Caltech在实证经济学领域拥有多位知名学者和业内领军人物,这些教授的研究方向和治学方法,也对石克后续研究脉络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他研究兴趣逐渐聚焦到两个问题:在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中,资源是如何被分配的?市场机制能否有效地去支撑创新和竞争?针对这两个问题他展开一系列研究,并于2025年获得了社会科学(经济学)博士学位。

围绕商业活力的研究

在经济学界,“商业活力”是近年来持续引发热议的概念,其核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中企业活动的活跃程度,具体体现为新企业的诞生、既有企业的退出,以及企业间的竞争与创新等动态过程。已有研究表明,过去几十年间全球商业活力整体呈下降趋势,主要表现为新企业进入率降低、企业规模扩大及生产率增速放缓等。在此背景下,探究这一现象背后的成因与解决路径,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

石克以大众出版行业为切入点展开实证研究。他聚焦2013年贝塔斯曼集团与培生集团的标志性并购案——旗下两大出版巨头兰登书屋与企鹅出版社合并,成立企鹅兰登书屋,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图书出版机构之一。他选择这一行业的关键原因在于,大众出版业的核心竞争力高度依赖作者与出版社之间的思想契合与创意匹配,例如高知名度、高作品质量的作者往往倾向于与实力相当的出版社合作;而此次并购后,市场中作者与出版社的合作格局出现了明显的重新洗牌,为研究提供了典型样本。

基于这一现象,石克提出了三个核心问题:以大众出版行业为代表的创意密集型产业中,市场整合如何影响劳动者(作者)与企业(出版社)的匹配度?除薪酬外,这种整合对劳动者福利还存在哪些更广泛的影响?这些劳动力市场的动态变化最终又会如何作用于消费者所获商品与服务的质量?

为解答上述问题,石克构建了一个双边匹配模型,专门针对企鹅与兰登书屋的并购案例进行分析,并借助丰富的文本数据,系统探究了并购对作者与出版社合作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尽管此次并购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行业的产能约束,但合并后的资源整合却导致作者与出版社之间出现了显著的创意错配;同时,大量市场价值从其他出版社及作者群体转移至合并后的公司,其中资深作者的损失尤为突出。

石克将研究成果整理为论文“Mergers and Mismatches in the Labor Market for Creativity”(劳动力市场中创意人才的合并与错配),为理解所有权结构变化提供了重要视角:不仅揭示了企业并购如何影响创意人才的匹配与流动,更阐明了这种影响对创意行业长期活力与增长潜力的深层作用机制。

除了大众出版行业,石克还将研究视角投向了在线广告市场。一个现象引起他的注意——长期以来,互联网企业通过第三方Cookie追踪用户的全网行为、收集信息并投放高度个性化的广告。然而近年来,随着数字隐私担忧的加剧,关于限制第三方Cookie的政策辩论和监管行动不断升级。这引发了他的思考:加强对用户隐私保护时,会对效率带来怎样的影响?

为研究隐私保护对在线广告市场的影响,石克与合作者通过分析雅虎(Yahoo)的详细竞价级数据集,探究了第三方Cookie禁令对在线横幅广告拍卖的影响。他们发现,当第三方Cookie可用时,拍卖参与度、出价以及收入都会更高,这表明第三方Cookie在促进在线广告业务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随后,研究团队构建了一个实证拍卖模型,解析性地刻画均衡状态,并从数据中观察到的出价中结构化地还原出估值分布。为评估谷歌计划从Chrome浏览器中逐步淘汰第三方Cookie的影响,他们基于还原出的结构参数进行了反事实分析。结果显示,全面禁令将导致发布商收入减少54%,广告商剩余减少40%。不过,谷歌推出的替代性隐私保护追踪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轻这些损失。

石克与合作者通过研究发现:“因为市场上小的广告商基本上都要通过第三方Cookie来收集用户的信息,当第三方Cookie被禁止之后,他们的生命线就被完全切断了。但是一些大型的科技公司可能还有各种各样的途径去收集用户信息,因此大型科技公司能够凭借其相对于竞争对手的信息优势,从禁令中获得更大的剩余。”对此,研究团队共同撰写论文“The Impact of Privacy Protection on Online Advertising Markets”(隐私保护对在线广告市场的影响),通过实证研究量化其中的影响差异,以此论证隐私保护对反垄断带来的影响。

寻找中国答案

尽管在国外求学多年,石克对中国市场的关注始终如一。他观察到中国的国家政策正日益强调创新对国民经济的核心驱动作用,“这意味着必须将更多资源投向具备创新能力的企业。”因此,深入探究市场资源如何有效配置以最大化促进创新效能,成为他希望通过实证研究解答的关键命题。

他在Caltech担任商业、经济学与管理学方向助教的过程中,参与过的课程中有一门叫做“透过金融理解中国”。这门课以金融作为观察和理解中国的一个窗口,帮助学生去了解中国特有的经济金融体系。在与学生的交流互动中,石克深刻感受到全球学子对中国经济金融议题的浓厚兴趣及其认知上的挑战。

正是基于对中国经济深层机制的研究热忱、对国际视角的重视以及对前沿研究平台的追求,石克2025年选择加入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高金/SAIF)。“我选择高金,不仅是因为它卓越的学术氛围和真正国际化的视野,还因为它扎根于上海这一中国金融经济前沿,能够获取丰富的一线数据、直接切入中国核心的经济金融问题。”

加入高金后,石克计划延续并深化其既有研究方向,同时更加紧密地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和政策实践展开分析。他的研究将聚焦于两个紧密关联的核心问题:资本是否真正精准流向了最具潜力的创新企业?中国的金融市场架构和政策环境,如何深刻影响并塑造着人才与企业之间的优化配置?这些研究有望为中国实现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学术支撑。